三大技术集中释放,蚂蚁数科在下一盘"数据大棋" | 数智前瞻

  • Rss
  • 36氪
36氪·
2023-04-28
阅读数55918

蚂蚁集团

蚂蚁数科寄希望于对各个产业进行数字化修路。

文 |潘程

编辑 |真梓

近期,蚂蚁数科向外界公开“秀”了一波肌肉。

旗下高安全异构跨链协议AntChain Bridge宣布开源,全球开发者可使用蚂蚁链的跨链代码共建Web3开放生态;支持万级节点、十万级交易TPS性能,以及PB级数据账本存储与处理能力的大规模区块链开放架构HOU正式推出;与联通数科、紫光展锐合作的、基于新能源场景的可信基带芯片发布。

但其实,技术层只是一面。本质上,这些技术是打通数据链路的"基础工具"。

“我们希望在各个产业中进行数字化修路。”蚂蚁集团副总裁、数字科技事业群总裁蒋国飞表示,“蚂蚁集团的数字科技将围绕大数据的处理、计算、流通、确权、数据挖掘……整个数据链路展开,数据流到哪里,我们价值链路就修到哪里。”

经历了艰难的黑暗时刻后,接下来成立近两年的数科事业群能否将蚂蚁的一系列科技野心落地到具体产业?又能否挑起未来的商业化大旗?

01  “技术能力”向外

过去许久,蚂蚁的科技能力在外界眼中并不是最闪耀的那部分。根据阿里巴巴过往年财报显示,蚂蚁集团的支付、消费金融业务是主要的利润来源。

技术能力的“内敛”,用其数字科技事业群CTO张辉的话说就是,“从2017、2018年左右到今天,我们持续不断埋头做下面的基建工作。”

而此次AntChain Bridge、HOU、可信基带芯片的集体外显,更像是以区块链为代表的"蚂蚁数科技术能力"批量向外展示。

其中,蚂蚁链有史以来第一个开源项目AntChain Bridge,意在通过开源异构链插件服务的模式,吸引更多开发者。同时,它还希望通过联动开发者生态,寻找更多可拓展的应用方向。

大规模区块链开放架构-HOU,通过H-Scale Hybrid异构开放可扩展、Scale Out大规模水平可扩展、Scale Up大规模性能可扩展三个特点,更明确地对外展现了“扩展”优势。

可信基带芯片,则是蚂蚁数科与联通数科、紫光展锐共同合作的结果,通过针对新能源产业设计的单芯片上链解决方案,显示其在产业中的落地可能。

这波技术外显的背后意图也十分明显,就是借助外力拓展更多应用的可能性,渗透到更具体的产业之中。

02  "产业Web3"

事实上,从2015年起,蚂蚁集团就成立了区块链实验室,被外界更多的称为是一个"兴趣小组"。

不久后,随着2016年初比特币的火爆,作为底层技术的区块链随之受到重视——这一年其发布了首个应用落地公益;进入2017年,区块链被列入BASIC战略;2018年,Baas云平台对外开放……可以说在整个2015至2019年期间,蚂蚁数科重点在解决区块链的“易用与通用”问题。

而2020年,其将目光放在了解决“安全与隐私”的问题上,并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开放联盟链”、发布蚂蚁链一体机、技术出海等一系列产品。

这个过程中,或许是意识到整个Infra底层的重要性,蚂蚁链在2021年提出“区块链+”,并发布区块链高速通信网络BIN、自研区块链安全芯片 T1等“外围产品”。

但仅有技术创新还不够——场景,是技术落地的"试金石"。

从2022年起,谈及区块链,人人皆知的概念是"Web3"。一般情况下,这是一种更To C的理念。但对蚂蚁数科来说,To B场景下的Web3或许意义更甚。

在产业数字化的协作中,参与各方既是价值的贡献者,同时也是价值的分配者,在契约共识下的价值创造和分配机制——这亦是Web3的理念。

蒋国飞表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合约,来共识产业协作中的价值创造和利益分配。”

在各个产业的线下物理世界中,基本都存在人、物、环境等连接的需求。蚂蚁数科看到了用“区块链+物联网+AI”的技术组合,实现产业中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相互协同的可能。更具体地,在这一技术组合中,区块链和物联网可以提升交易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实现资产的实时监控与追踪,AI可以帮助优化资产流转的管理。三者结合,降低资产在传统流转环节中,由于各方协同产生的摩擦成本。

据介绍,过去四年,它打造了一整套芯、端、云、链可信物联网的平台底座。在这样的技术能力之上,它开始与各类合作伙伴、客户一起去连接线下各类可信资产,并为这些资产提供金融、保险以及各种数据增值服务。

在技术能力上,蚂蚁链“芯端云链一体化”可信物联网平台将提供分布式物理资产端可信数字化管理能力,包含物联网设备的数据可信采集、可靠传输上链、高效加密存储、数据智能分析等功能。

据悉,该平台所服务的对象已包括工业设备、新能源车、光伏能源、动力电池、二轮出行等。截止目前,其已在链上管理了超过800万台可信设备,日均上链量超过2000万笔。

拿新能源产业举例。最近,蚂蚁数科联合联通数科、紫光展锐推出了新能源产业的单芯片上链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最新发布的可信基带芯片,使新能源产业中的企业将率先实现“开机上链”,物理设备实现改造升级和可信上链,同时设备本身被实时转成可信的数据资产,并在区块链上可信流转和增值。此外,整个链路中更细致的实时数据,还将为金融、保险服务的提供强大的风控支持,方便企业进行各类贷款、保险申请等。

“激活数据,将传统的死数据变成更可信的数字资产。”蚂蚁数科在与产业合作方的联动中,似乎开始找到一些产业Web3的商业价值。

这样的基本思想,在蒋国飞那里得到印证。他直接表达:“产业Web3,可能会比消费互联网的Web3要跑得更快。”

但是,这并不代表蚂蚁数科对C端生意的放弃——虽然目前C端还缺少落地应用,但在这次的数字科技开发者大会展区,36氪也看到了其数字藏品售卖平台“鲸探”的身影。

03 数据,这盘大棋

审视蚂蚁数科的技术布局,不难发现"数据"二字贯穿始终。

在发布芯片解决方案的同期,蚂蚁数科还强调,自身将重点围绕区块链、隐私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可信计算架构五个技术展开。

蒋国飞认为,“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深入,各行业正在从机构的数字化走向产业协作的数字化,这其中,数据是产业协作数字化的关键纽带。”

事实上,产业之中“新的数据观”正在形成。它已不再局限于讨论数据结构、数据量等话题,更多聚焦于数据的采集、汇聚、关联、确权、安全、交易等。而产业中,真正的数字化协作需要数据的流动,数据的流动则需要全盘数字技术保障体系。

由此,蚂蚁数科开始在数据技术保障体系中寻找机会。

在数据可信采集环节,物联网技术可以让数据源头的数据真实可信,从而通过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等,大幅度提升资产数据价值。

在数据流通环节,区块链技术可以进行流动数据的确权、存证,隐私计算则能够让数据在流动中可用不可见,解决用户的隐私安全问题;

在数据价值的挖掘环节,人工智能技术与场景的结合,能够提升数据的分析和预测能力、挖掘和发现数据的新价值、提升数据质量和安全性等。这些潜力将帮助具体场景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从而提高数据的价值和应用效果。

而随着数字科技的重心持续转移到“数据”层面,各大厂也已经马不停蹄地在数据领域寻找更多可拓展点。蚂蚁集团之外,腾讯最近披露了在数据安全专利储备上的最新进展;华为云最近发布“央国企15大场景化解决方案”,在智慧枢纽、机场、城轨、智能矿山、煤矿等具体场景中开疆拓土。

数据这盘大棋,势必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与之相关的科技产品,也将成为产业亮点。

收藏
分享
别默默的看了,快来和大家聊聊吧,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 立即注册
打赏
36氪
打赏金额(金额:¥0)
给Ta留言
赏金已入袋,多谢!(*^__^*)
赛氪APP全新升级

下载赛氪APP

参加有趣活动,获得赛程提醒

分享大学生活,获得前辈指点

意见反馈

产品建议、功能吐槽、使用问题…

欢迎提出关于赛氪网的问题和建议 :)

微信公众号
关注赛氪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关注赛氪服务号
温馨提示

非常抱歉!本站不支持旧版本IE浏览器~~建议使用IE10/IE11/Chrome/Firefox/Safari等高级浏览器浏览。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帮助与反馈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