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译道人生 | 蒋宝春2024年荣获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称号

中译君 中译翻译
2024年03月30日 14:17
 yi'yyiy


《译道人生》第十期


你是不是常感到在翻译之路上踽踽独行?期待能有行业专家为你拨开迷雾、答疑解惑?


为汇集翻译专家的实践经验和权威观点,为翻译从业者和爱好者指明方向,2018年起,中译翻译开设《译道人生》独家专访栏目!邀请翻译行业资深专家,围炉对谈,为屏幕前的你,解答心中的困惑。












图片

蒋宝春

2024年荣获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称号



  • 首批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兼职教师

  • 上海世博会和北京冬奥会技术文档审定稿专家

  • 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国家减灾中心等机构翻译项目审定稿专家

  • 《中国航天史》《中国北斗:大国重器》《全球变化科学卫星》等独立译著


中译君:蒋老师您好,恭喜您获评为“资深翻译家”,您从事翻译工作已有35年了,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您在翻译行业的职业经历吗?


蒋宝春谢谢。我于2004年7月加入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当时已有15年的翻译工作经验。到了中译公司,我主要负责中英互译工作,经过七年多的努力,我在2011年10月被评为副译审,又于2016年12月晋升为资深翻译,2020年4月退休。退休之后,我也没有离开过翻译行业,继续专注于翻译实务及翻译人才培养工作,直至现在。


中译君:这么多年的职业经历,您在翻译工作中主要都涉及了哪些领域和项目?有哪些代表性的译作?


蒋宝春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所涉猎的专业领域范围较为广泛,涵盖信息科技、工程制造、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行业,文件类型包括学术专著、专利文件、科技情报、研究报告等。迄今为止,经我翻译、审定的字数累计超过3000万字。目前,我正在负责两个图书外译项目:长篇报告文学《高铁正在改变中国》和科技专著《内生安全赋能网络弹性工程》。


中译君:您在翻译领域做出了很多贡献,也取得了不少成就,请您分享一下支撑您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蒋宝春翻译这条道路上,我所取得的这点成绩与广泛涉猎的专业领域密不可分,它们涵盖了科技、工程乃至人文社科的诸多分支,每个领域都有极高的专业要求。这种跨领域翻译能力,得益于我的理工科教育背景和人文社科知识的积累。我坚信,坚实的专业知识底蕴是提供优质翻译服务的基石。


与此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精准的翻译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基础,更要契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语境。因而,我时刻提醒年轻的翻译工作者们,要秉持严谨的翻译原则,坚持对原文的忠实解读和对译文的精雕细琢,对待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都要反复推敲,力求在忠实原文的同时,赋予译文生动、准确的生命力

我之所以能在翻译领域不断突破自我,更在于我们这一代人骨子里就有那种肯吃苦、不怕累的拼劲儿。这种精神能量不仅让我在翻译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有劲,而且每次做翻译的时候,都能从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

中译君:听闻您十分注重翻译人才培养,在这方面您都做了哪些工作?


蒋宝春我本人特别看中翻译人才的培养,在多所高校担任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主编了CATTI二级笔译教材,并多次受邀在各类翻译研修课程和CATTI考前辅导班中担任主讲老师。我非常重视融会贯通的教学原则,力求把自己学到的、想到的、悟到的东西,都尽量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不仅要教学生翻译技巧,还要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领悟翻译本质的能力。最让我感到骄傲的一点是,经过我培养的学生,有不少人通过了CATTI考试或其他资格等级考试。如今,已有部分学生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这让我倍感欣慰,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收获之一。


图片


中译君:根据您的经验,您认为当前翻译行业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和挑战?对此有何建议?


蒋宝春我认为当前翻译行业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译英需求激增与翻译人才短缺矛盾。伴随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译英的需求呈现出持续攀升态势。然而,现有的翻译人才供给却相对滞后,这一供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品牌参与全球竞争,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传播。为此,我们需要大力加强翻译人才的培养,扩大人才队伍,满足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求。

第二,翻译理论与实践的革新。传统的翻译理论倾向于强调译文对原文的忠实性,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原文可能存在的语法结构、逻辑表达等问题,有时候单纯追求忠实并不利于译文质量的提升。因此,我提出应调整译文质量评判标准,即译文质量至少应达到与原文相当,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应有所超越的水平。

第三,翻译技术冲击下的模式转变。机器翻译技术的进步为翻译工作带来了效率上的飞跃,但其在处理复杂语境和专业技术文本时的质量依然无法与人工翻译匹敌。这就要求译者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的同时,要能熟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既要坚守人工翻译的专业优势,又要学会利用先进的翻译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和翻译品质,从而在技术创新与专业翻译之间寻找到最佳平衡点。



中译君:即使在退休后,您依然奋战在翻译工作的前线,保持着高水平的产出。这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蒋宝春其实就是对翻译这行发自内心的热爱,让我退了休也闲不下来。现在,我每年还能保持大约80万字的翻译量,也算为我们国家翻译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将来,我打算继续铆足了劲儿做翻译,同时,踏踏实实地做好翻译培训工作,多培养一些接班人,帮忙更多年轻人在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中译君:非常感谢蒋老师的精彩分享,希望看到您更多的翻译作品面世,培养出更多的翻译人才!



接下来,

蒋老师将会为我们带来精彩的培训课程,
敬请期待!


图片

学翻译·来中译



图片



详情请添加【中译学院院长助手】微信


图片

座机:010-53223712

手机:13051715096



 ღ






编辑:Sophia

审核:琳达
终审:碧英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译翻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