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国庆 75 周年」点亮纪念头像
打开微信扫码参加活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37号)和《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财〔2008〕197号)精神,推进重庆高校和企业加强对TRIZ等创新方法的实践应用,拟定于2019年8月—11月在重庆大学举办第二届重庆市创新方法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创新创业,方法先行
二、大赛目的
(一)激发企业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
通过开展竞赛活动,激发企业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和抱负,为懂创新、会创新、敢担当的创新人才搭建舞台,让企业和大学校园的创新活力在积极竞争的良性循环中得到激发。
(二)提升企业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
通过开展竞赛活动,引导企业和大学生实践创新精神、创新理论、创新思维、创新技法,为国家“双创”工作的开展培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双创”型复合人才。
(三)营造企业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通过开展竞赛活动,为企业和大学生整合各类创新创业相关的科技服务,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和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强学生创新的内在动力,鼓励、支持真正的原始性创新。
三、参赛对象
学生组: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5年以内(2014年9月以后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
教师组:教师应在全日制普通高校开设创新方法TRIZ相关课程以及应用创新方法TRIZ进行科学研发活动的教师;
企业组:企业人员应为具备一定TRIZ创新方法基础,并在企业应用TRIZ创新方法进行工艺改进、生产研发等。
四、参赛作品
学生组: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创新设计类、生活创意类、创业类。
教师组:推广及应用类。
企业组:应用类。
五、参赛条件
(一)报名要求
1.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创新设计类和生活创意类
参赛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指导参赛人员填写申报材料,全校汇总后由联络员按大赛组委会要求报送;每个参赛团队,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专业指导教师1人,TRIZ指导教师1人。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创新设计类和生活创意类的所有参赛团队均需以所在院校为单位,集体报名参赛,不接受个人报名参赛。
2.创业类
参赛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5年以内(2014年9月以后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参赛项目需由团队所在高校进行统一推荐。创业类参赛项目团队需经过20学时以上的TRIZ理论培训,由所属高校负责安排联络员指导参赛团队填写申报材料,汇总后由联络员统一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报送大赛组委会。每个参赛团队,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创业指导教师1人,TRIZ指导教师1人。
3.推广及应用类(教师组)
参赛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开设创新方法TRIZ相关课程以及应用创新方法TRIZ进行科学研发活动的教师等。参赛教师由各高校联络员统一组织推荐报名参赛,指导参赛人员填写申报材料,全校汇总后由联络员按大赛组委会要求报送。
4.应用类(企业组)
参赛对象为具备一定创新方法基础的企业内部创新方法应用骨干。参赛项目需由团队所在企业进行统一推荐,申报材料汇总后统一由联络员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报送大赛组委会。每个参赛团队,人数一般不超过3人。
(二)作品要求
1.发明制作类、工艺改进类、创新设计类和生活创意类
参赛作品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应构思巧妙,具有较强创新性、新颖性,原创性。
参赛作品对促进本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有突出的作用,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参赛作品应具备一定的实用性,能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应用,有望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发明制作类作品需为实物作品,申报书中需提供实物照片佐证,决赛时需将实物作品自行运送至现场展示。
2.创业类
参赛团队应结合团队自身经营的项目或产品情况,运用TRIZ理论工具进行技术革新或发明创造。
参赛作品应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参赛作品应能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应用,并具备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推广及应用类(教师组)
参赛教师应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开展过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并产生相关教学和科研成果(如论文、论著、专利、项目等)、教学PPT制作展示、案例应用于教学情况、创新方法教学改革项目的参与情况。参赛教师需指导过大学生应用创新方法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4.应用类(企业组)
企业应用骨干应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应用TRIZ创新方法进行生产工艺与设备改进、研发等,并产生相关经济效益或成果。
(三)规格要求
所有参赛作品的实物样机或模型体积原则上不超过2立方米且最长尺寸不超过2米。
(四)提交要求
1.学生组
参赛作品应是参赛团队的原创作品;实物作品运送工作由参赛队伍自行负责;参赛队将作品方案(包括:发明创意、原理图、原理、设计创新点等)、自主知识产权证明材料如专利证书或受理通知等、查新报告、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销售合同、用户使用报告、指导教师TRIZ等级认证证书等材料作为作品申报书附件一同上报。
2.教师组
参赛教师需结合自身应用或指导应用创新方法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经历,撰写创新方法应用案例、教学及应用模式报告(字数不少于2000字);参赛项目应提供解决案例的相关佐证材料(如实物、照片或视频等),或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佐证材料(如论文、论著、专利、项目等);进入决赛作品需进行8分钟的PPT展示。
3.企业组
参赛作品应是参赛团队的原创作品;实物作品运送工作由参赛队伍自行负责;参赛队将作品方案(包括:发明创意、原理图、原理、设计创新点等)、自主知识产权证明材料如专利证书或受理通知等、查新报告、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销售合同、用户使用报告、指导教师TRIZ等级认证证书等材料作为作品申报书附件一同上报。
六、大赛流程
(一)申报阶段(2019年8月—9月)
1.各高校或企业开始进行参赛准备工作,在高校或企业中选定一人作为本单位的大赛联络员,全程负责本单位的大赛联络组织工作,2019年9月20日前将大赛联络员信息表加盖公章后邮寄至大赛组委会竞赛办公室,同时将大赛联络员信息表电子版扫描件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
2.各高校或企业推荐大赛评委,评委需满足如下条件:
①为国家二级创新工程师、国家一级创新培训师、一级创新咨询师、国际TRIZ二级认证专家及达到相应等级以上水平;②具有丰富的指导、实践经验,在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③评委不能为大赛参赛项目的成员或指导教师。将大赛评委推荐表加盖公章后邮寄到大赛组委会竞赛办公室,同时将电子版扫描件发送至指定邮箱。
3.各参赛高校和企业准备申报作品,撰写作品申报书。将参赛作品汇总表电子版及申报书电子版(具名版和匿名版)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参赛作品汇总表盖章后邮寄到大赛组委会竞赛办公室。
(二)初评阶段(2019年10月)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参赛项目进行函评盲审后, 评选出晋级决赛的作品,并在大赛网站进行公布。
(三)网上展示阶段(2019年11月上旬)
网上展示作品简介,进行成果转化推介。
(四)决赛阶段(2019年11月中旬)
对进入决赛的作品进行现场答辩并确定奖励等级,现场进行颁奖,同时在大赛网站公布。优秀作品将按照分配名额直接推荐进入中国创新方法大赛相应赛事决赛。
七、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二)承办单位
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重庆市创新方法研究会、重庆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市科协科技服务中心
(三)大赛组委会
大赛组委会设在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负责整体大赛统筹及协调政府资源。
同时组委会在重庆大学设立活动竞赛办公室,负责材料收集、初赛评审和现场决赛等相关事宜。
七、有关事项
(一)参赛作品的专利申请等权利原则上归属设计和制作人员。大赛组委会有选择参赛作品用于保存并展示的权利。参赛作品不得侵犯其他个人或组织的,对于侵犯其他个人或组织知识产权的,一切后果由参赛队和相关责任人负责。
(二)参赛院校和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统一组织推荐报名,明确1名联络员。
(三)历届创新方法大赛(国赛、市赛)获得名次的同一作品不得再次参加本届大赛。
(四)所有类别参赛作品的申报书不予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底稿。
(五)大赛信息发布渠道
大赛官网:重庆创新方法网 http://www.cqhitech.com/
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号:cqcxcy
八、联系方式
(一) 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唐先龙:68613268,13372607779
(二)申报材料收集、资格审查联系方式
大赛相关材料邮寄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A校区机械工程学院(邮编:400044);大赛报送材料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题目中需注明学校和企业名称)。
杜 静:13452376566
陈永洪:17726681373
邮 箱:cqtriz2019@qq.com
暂时没有相关通知公告~
还木有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非常抱歉!本站不支持旧版本IE浏览器~~建议使用IE10/IE11/Chrome/Firefox/Safari等高级浏览器浏览。
庆祝「国庆 75 周年」点亮纪念头像
打开微信扫码参加活动